居民电价的回归对推动分布式光伏电站有何作用?
新聞來源 ‘Spider-Man: No Way Home Lands Third-Biggest Global Debut Ever With $587 Million(VARIETY)延伸閱讀 《尚氣與十環傳奇》刷新北美勞工節連假票房紀錄,華人、亞裔的銀幕形象引起世界更廣泛關注 《黑寡婦》北美首週票房開紅盤,漫威宇宙首次在電影院和Disney+同步上映 《玩命關頭9》北美上映破票房紀錄,耗資上億的好萊塢電影在串流與傳統電影院之間拔河【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亦有智庫認為,其退選是希望將聲量轉移到女兒薩拉和其搭檔小馬可仕身上,以確保獲得總統大選勝利。杜特蒂也於11月表態參選。
在修改聯邦憲法後,政府將會詳細參考在1963年成立馬來西亞的契約中所做出的所有承諾,並在政府級委員會報告書(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IGC)研究沙巴和砂拉越的要求。掌管國會與法律事務的首相署部長旺朱乃迪表示,擬議的修正案已獲得沙巴和砂拉越州政府的同意,並於10月獲得MA63特別理事會的通過,以及得到內閣的批准。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組屋房貸LTV則從90%降至85%。根據新措施,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首購住宅須支付的額外買家印花稅,分別維持在0%到5%之間,但購買第二項及以上的房產時,額外買家印花稅的稅率將增加5%至15%。另也修改第160(2)條文,納入1963年9月16日的「馬來西亞日」,即馬來西亞成立之日。
星國政府也規定,每月貸款的TDSR從不可超過收入的60%,收緊至55%外界質疑中國對立陶宛經貿脅迫、「以商逼政」。重啟核四(不通過) 反萊豬(不通過) 公投綁大選(不通過) 珍愛藻礁(不通過) 這些公投案的結果出來之後,對於未來的台灣又有什麼影響?《關鍵評論網》分別就4案結果做了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公投案投完後,將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第17案: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不通過) 同意:380萬4755票,19.19% 不同意:426萬2151票,21.5% 公投結果:維持現行政策政府還是會依照現行政策,繼續讓公投與大選日期脫鉤。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由於本案最後結果,不同意票大於同意票,且同意票未達投票權人總額1/4以上門檻,因此本案沒有通過。
第18案:你是否同意政府應全面禁止進口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等乙型受體素)豬隻之肉品、內臟及其相關產製品?(不通過) 同意:393萬6554票,19.86% 不同意:413萬1203票,20.84% 公投結果:維持現行政策。政府還是會依照現行政策繼續在萊劑安全容許值的範圍內開放萊豬進口。
根據中選會的統計數字,2021年12月18日登場的4個公投案,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都因為不同意票多於同意票,加上同意票未達門檻,沒能通過。重啟核四(不通過) 反萊豬(不通過) 公投綁大選(不通過) 珍愛藻礁(不通過) 這些公投案的結果出來之後,對於未來的台灣又有什麼影響?《關鍵評論網》分別就4案結果做了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公投案投完後,將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政府還是會依照現行政策,按照計畫完成三接天然氣站的興建。第17案: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不通過) 同意:380萬4755票,19.19% 不同意:426萬2151票,21.5% 公投結果:維持現行政策。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延伸閱讀 外媒看四大公投結果:這是對蔡英文政府的信任投票,顯示台灣人民願意積極參與國際 全民公投作為一種「直接民主」,我們可以更好的實踐民主、決定公共事務嗎? 【圖表】公投結果分析:選前民調「三好一壞」失準,中間選民定勝負,哪些縣市沒「跟著黨投」?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第20案: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即北起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不通過) 同意:390萬1171票,19.68% 不同意:416萬3464票,21% 公投結果:維持現行政策。政府還是會依照現行政策繼續封存核四。
文字整理:李秉芳、彭振宣 |圖:Ning 眾所期盼的公投結果出爐Photo Credit: 中央社 民進黨籍的彰化縣立委黃秀芳(右6)等人27日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希望政府考量升格直轄市時,以彰化縣為第一優先,帶動中部起飛。
(新竹縣政府提供) 中央社記者魯鋼駿傳真 110年9月11日 新竹縣長楊文科傾向「竹竹苗」合併 《中央社》報導,針對林智堅力推合併,新竹縣長楊文科9月也曾表示,竹竹苗是共同生活圈,無論從人口數、土地面積,還是竹科的完整性、情感面等,3縣市合併升格都是較好方式。但仍有議員指升格是大事,不分黨派都贊成,但升格後沒有鄉鎮市長以及鄉鎮市代表選舉,議員席次也減少,升格有利弊,縣府應說明清楚。
合併升格不能急就章,趕在明年地方選舉前倉促定案。若合併升格把苗栗斷掉,對產業發展不公平。雲林縣期待的是公平,若因人設事,所有的討論只是表面功夫。嘉義市長黃敏惠指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具體的做法,但任何決策都要多考慮人民的感受。彰化縣議會日前召開臨時會,彰化縣政府提出彰化縣升格提案,送縣議會審議通過。楊文科表示,從竹科的新竹園區、竹南園區、銅鑼園區,一直到中科,是科技產業走廊。
《中央社》報導,今年10月,民進黨籍彰化縣立委黃秀芳、陳秀寳、陳素月與彰化縣升格直轄市促進會籌備會,曾在立法院舉辦「團結彰化地方力量、升格帶動中部起飛」記者會。柯文哲「再有第7都,是錯上加錯」 《中央社》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19日下午,針對縣市升格議題表示,國土重規劃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不要為選舉到了,就做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台灣有6都已經很荒謬,未來還可能有第7都或第8都,不要為了選舉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國土重劃要怎麼劃分,還需要討論。
其中「且」改成或」,讓縣市合併不再受人口數限制。但因新竹縣、市合併後人口未達《地方制度法》中規定升格直轄市的125萬人門檻,因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主張修《地方制度法》,將門檻下修為100萬人。
支持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而這不僅新竹縣市長都有表達贊成,也符合新竹縣市人民的多數期盼。柯建銘擬修正《地方制度法》第4條第1項規定,將人口聚居達125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
只要中央有心,現在就可以做出改變。最主要是要符合法律規定,才有發動可能,不管由下而上或是由上而下,「竹竹併很顯然不合規定」。《中央社》報導,針對上午的會議結果,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下午表示,與會者有高度共識認為,面對疫後全球經貿局勢變遷,台灣半導體產業是國家戰略產業,必須掌握國際供應鏈重組的關鍵契機。「雲嘉嘉」首長對合併升格語帶保留,強調應該先合理分配資源 《中央社》報導,雲林、嘉義縣、嘉義市三地首長,19日也針對「雲嘉嘉」是否合併升格議題發表看法。
至於新竹市長林智堅用行政障礙作為縣市合併的理由,楊文科認為有點牽強。不過新竹市長林智堅未出 席。
惠美說,許多縣市一起升格共榮發展,顯示中央也了解地方財政困難,如果透過升格能讓彰化縣有更好發展,她樂觀其成。縣市合併或升格,一定要從長計議,不能只是為了讓政治人物延續政治生涯,為其量身打造。
縣府指 出,會議達成了多項共識。(中央社)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提案修正地制法推動包括新竹縣市升格,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啟動黨內協調,12月19日邀集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與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人研商縣市合併修法等議題。
林智堅指出,新竹市一年創稅1300億元,新竹縣創稅600億元,加起來高達1900億元,全國名列第5,基礎、硬體建設卻大大不如其他直轄市,大新竹合併確實有必要性,以台灣產業優先,新竹縣、新竹市的民眾福祉優先,大新竹合併升格直轄市是人民的期待。新竹市長林智堅在四大公投前拋出新竹縣市合併構想,同是新竹市選區的立委、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17日拋出《地方制度法》第4條修正草案,尋求黨內立委的支持。會中指出彰化縣符合《地方制度法》中,125萬人的直轄市人口條件,且是中部重要都市,政府考量升格直轄市議題時,應將彰化為第一優先。這議題拋出來之前,內政部沒有這個政策。
內政部長徐國勇在10月6日的立院質詢曾說,內政部沒有要修《地方制度法》,尊重立委意見,對於修法沒有態度,也沒有召開相關會議。另外,苗栗縣長徐耀昌則爭取竹竹苗合併升格為「第七都」。
總統也認為,未來台灣的國土行政區劃,必須以宏觀的視野進行討論。楊文科說,從人口數來看,3縣市人口約156.6萬人,若以竹竹苗合併,不需修法就可直接升格,不過,仍需從國土的整體規劃全盤檢討。
《中央社》報導,新竹市長林智堅倡議「大新竹」合併案。中央做到合理分配資源,讓每個縣市均富、均強。